去年年初,全国17个省市同时启动新高考改革:
1、数学考试的题型将更加具备普适性,难度降低。
2、英语高考改为一年两次,取较高一次分数。
3、语文提高到180分,阅读理解、写作的广度难度增加,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提升。
你可能已经感受到,在三大主科里,数学、英语的难度在降低,语文的难度在加大。
而另一项更落地的措施,早已进入到小学、初中、高中每个学生的课本里——
从2019年9月开始,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《语文》教材。
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古诗,六个年级共有古诗文128篇,约占课文总数30%。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,增幅达87%。
部编版《语文》一年级上册▼
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.7%,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。
高中更甚,教育部特别指出,新课标高中语文必背篇目从14篇暴增到72篇。
听到这个,很多父母头都大了。这不是折磨人吗?对大部分孩子和父母来说,语文就是“凭感觉”的科目,不像数学、英语,有章可循,总有办法能提高。
语文中的古诗文,就更难了。看不懂、背不下、考不过,成为很多孩子的心头恨之一。
但是,从长远来看,这些改革的目的,是在帮助孩子积淀人生的底层能力。
而我们也可以顺应这个更好的方向,给孩子提供更科学、有趣味性和成就感的学习方法。
02
古诗文给予孩子的
最基础、最重要的能力
语文、尤其是古诗文,这种看起来最“无用”的学科,却可以赋予孩子最重要的四个能力:
1、见世面
在孩子刚开始认识世界时,通过诗词,可以认识事物的多种真实状态。
例如,教孩子学认字时,很多家长喜欢用看图说话的卡片,通常卡片上有是一幅对该事物概括性的描绘,比如▼
但这种概括,对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局限,也是“死记硬背”的开端。
如果是用诗词来带孩子认识“水”,可以是这样的——
春江水暖鸭先知——水是有温度的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;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;杨柳青青江水平——水有很多种形态:缓缓流动的、急促的、平静的。
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——水遇到阻碍,方向是会变化的。
从各个维度,尽可能对事物形成多元化的认识。
在孩子对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,诗词的意境,可以进一步扩大ta的视野:
没去过沙漠,但能从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中感受壮阔;
无法见到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,但依然能想象“多少楼台烟雨中”的朦胧;
在脑海里演绎过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的豪爽,不再为小水流而惊诧。
还可以从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”感受到人性;从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中学习到家国情怀……
2、懂道理
经典诗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年,皆因诗中所传达的思想和境况,在后世也能获得共鸣。
诗中的道理,从未过时,常读常新,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,便学会了古人的经验和态度。
孩子可能还不会看钟表,但记住了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”,时间管理和行动力的种子已经种在心中。
稍大一点后,孩子可以从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”中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对当下、对身边人的珍惜。
3、练理解力和想象力
诗是意会的极致,是最凝练高效的语言,只用寥寥数语,就能提纲挈领、化繁为简,表达出无限风光、故事和情感。
比如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。不敢高声语,恐惊天上人。” 短短20字,生动、形象、趣味、意境都有了。真正理解时,还可以展开3000字。
一边是想象力的放飞,另一边是理解能力的迅速提升,以后应对白话文的阅读理解也更加简单了。
4、会表达
表达分两种。一种是写作文时,别的孩子写“朋友转学了,我很难过”,你的孩子写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。
别的孩子通篇文章磕磕巴巴,你的孩子文章思路顺畅、有节奏感,遣词造句恰到好处。因为诗里的文学素养,吸收之后就变成了思维和文采的一部分。
另一种是旅游时和生活中,你的孩子能够迅速找到精准的表达,而不是只会说:”哇,这只鸟好大!这个天好蓝!”
在《中华诗词大会》节目中,16岁的武亦姝惊艳全场,从《诗经》里的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。”到《将进酒》的“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”甚至,出口成章“飞花令”,诗句佳句张口就来,姿态洒脱。
诗词带给她的不止是语言韵律的敏感、还有对情感、美感、心性的浸润、滋养,继而化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。
03
你家孩子学古诗文的方式
可能都是错的
但是,你可能会问:天天带孩子背诗,但总是背了就忘;就算不想死记硬背,那没有相应的阅历,孩子如何能够感受诗中的意蕴?
其实,这是因为,你还被困在下面这三个阶段里。
诗教1.0阶段:填鸭式教育,背诵至上
机械的背诵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,而且没过多久就忘了,对悟性启迪也毫无帮助。
诗教2.0阶段:常规讲解,枯燥难懂
高考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,如果只停留在词义讲解的层面,孩子以后很可能连题目都看不懂。
诗教3.0阶段:简单配乐,会背但不解其意
配乐解决了背诵难的问题,但孩子依然很难领略诗词本身蕴含的情感和寓意。
现在诗教,已经进入了4.0阶段——
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,通过场景化、故事化的代入讲解,加上音乐化的表达,培养语文情趣,真正理解诗中的价值观,并且能输出(最直接的就是写作文)
然而,怎么给孩子进行4.0的诗性教育,大部分家长心里没底,学校的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。
但是,山区的支教老师梁俊,却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。
04
他用民谣诗教
给山区孩子插上梦的翅膀
2018年,央视的《经典咏流传》,让大家认识了支教老师梁俊和他在乌蒙山的学生们。
他们用质朴的声音,演唱了清代诗人袁枚的《苔》,一夜之间感动了亿万中国人。
▲梁俊登上央视《经典咏流传》
这些苗族、彝族学生们,原本连汉语都不太会说。但现在,他们不仅能背、能唱古诗词,还能在考试中准确答题,甚至还成了会写诗的“小诗人”。
梁俊是怎么做到的?
其实,他只是回到了语文教育的根源。语文的源头便是诗,诗的学习方式,据《史记》记载:“诗三百五篇,孔子皆弦而歌之。”也就是说,诗是被唱出来,而不是被念出来的。
梁俊老师初上乌蒙山时,发愁要如何教语文,毕竟孩子们对汉语都很陌生。曾经身为音乐人的他,尝试以诗作为切入点:
· 首先,改用教学形式:“以歌教诗”,带孩子们唱出来。
但他并没有用古老的音乐,而是用现代音乐重新作曲,融入到古典诗词的教学中,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。
· 再从诗中,去教低年级的孩子认字造句、教高年级的孩子阅读和写作。
这样到底有没有用?刚开始,他心里并没有底。但渐渐地,他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:
学前班、一年级的学生,识字、认字、学写字的速度有了极大的提高;
三四年级的学生,能在考试时熟练地默写诗句,在生活中随时用诗词表达感受和想法;
五六年级的学生,还能在极短时间内写出来一首诗:
有一次,梁俊老师出题:什么东西是看不见却存在着的?学生朱思语,五分钟后交上来一首诗:
与此同时,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、写文章的能力,也有了明显的提升。同样的考卷,平均分甚至比城里的孩子还高。
在这段支教经历里,梁俊发现:诗性教育,可以启蒙孩子对于语文的热情,激发出孩子的悟性和灵性,而这恰恰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和难点。
他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诗性教育,引导孩子成为热爱语文、有情趣的现代人。
这个理念,也随着节目的播出,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。很多家长、老师都在问他,能否把谱曲的古诗词整理出来,让更多的孩子一起唱古诗、享受诗性教育?
这个想法在梁俊的心里生根发芽,在音乐方面他是专业的,那么如何确保文学知识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呢?
他找到了更专业的一群人,他们有来自南京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者,也有清华附小、人大附中的一线语文名师。
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打磨,梁俊老师独家原创的民谣诗教课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。他希望能够尽他所能,为孩子种下一颗诗性的种子,结出爱的果实。
荔枝微课特别优惠
99元
(原价: 199 元 )
共包含 95 节课,每课仅需约 1 元
课程永久保存,随时回放
识别下方二维码,进入课程
诗性教育的特色
大家都很熟悉李白的《静夜思》,梁俊老师会这样教。
民谣唱古诗
为《静夜思》量身打造一首民谣,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,在唱中背诗。
唱古诗学阅读理解
南京大学等985高校的学者,化繁为简,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语言,帮助ta更好的理解诗的含义和寓意,提升阅读理解能力。
学会理解诗,在学现代文的时候就更容易了。
唱古诗学汉字
从《静夜思》的诗眼“举”字入手,从象形文字讲到词的含义、用法。让孩子深刻、形象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。
唱古诗学成语
再从单一的汉字,关联到成语的学习,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,让孩子做到举一反三,学懂学透。
唱古诗学写作
梁俊老师诗性教育最重要的部分,是让孩子从诗里掌握写作技巧,启发想象力。
月光和秋霜有什么关系?在李白看来,两者都是银白色的,这就是常见的比喻手法。诗里经常会用“如、似、像”来表示比喻。
荔枝微课特别优惠
99元
(原价: 199 元 )
共包含 95 节课,每课仅需约 1 元
课程永久保存,随时回放
识别下方二维码,进入课程
诗情画意的课程大纲
《梁俊民谣诗教 · 第一季》共95节:
57节诗词课,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为主题,全部由梁俊老师及其音乐团队谱曲。
· 67%为课纲必学,用轻松高效的方式,为孩子减轻学习负担;
· 33%为课外延伸,让孩子找回学习的乐趣,激发体内的灵性。
38节文化专题课。
· 针对性加强诗词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,如:柳树在古诗中有什么寓意?为什么说王维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?
· 扩充见闻见识、文化涵养和作文素材,如”这些诗都是玩出来的“,”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?“等。
每周3首古诗+2个文化专题,每天只需15分钟,就能给孩子最好的诗性教育。
荔枝微课特别优惠
99元
(原价: 199 元 )
共包含 95 节课,每课仅需约 1 元
课程永久保存,随时回放
识别下方二维码,进入课程
大咖谈诗词
课程适合家长、孩子一起学
你的收获将远超预期
随时随地都可以听的民谣诗教课
有了这门诗教课,孩子每天可以伴着民谣古诗醒来和睡去,你也可以把诗背后的故事,在散步时、睡觉前给孩子讲讲。
有了这门诗教课,你还可以把它作为家庭背景音,取代吵闹的电视,为孩子营造一个最好的学习环境。
有了这门诗教课,可以把古诗“玩起来”,和孩子一起唱一起听,甚至为诗作个画、跳个舞。
原创民谣+古诗解释+诗人介绍
汉字知识+写作知识+传统文化
多维度深入学习
做到记牢、学透
孩子不再害怕学古诗
不再头疼学语文
荔枝微课特别优惠
99元
(原价: 199 元 )
共包含 95 节课,每课仅需约 1 元
课程永久保存,随时回放
识别下方二维码,进入课程
发表评论